
售前咨詢
400-075-1863
售后咨詢
400-688-8750

蔬東坡微信公眾號
隨著零售行業(yè)的競爭加劇,傳統(tǒng)零售模式受到巨大沖擊,以線上線下物流相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應運而生,為生鮮農產品電商發(fā)展提供了堅實基礎。盡管新零售模式下生鮮農產品電商競爭優(yōu)勢明顯,但其在冷鏈物流,產品質量標準及消費者購物體驗等環(huán)節(jié)仍然存在問題,生鮮農產品電商存在的問題有哪些?
一、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
1.冷鏈方面
建立上游農產品的標準化,冷鏈物流體系的建立,才是大的挑戰(zhàn)。
而農產品的標準化,面對的是成千上萬情況各異的農戶,采購、配送環(huán)節(jié)操作起來很復雜,想要實現農產品流通,必須從冷鏈下手。
農產品的標準化,需要冷鏈的參與才能保證產品的新鮮度,這也是生鮮電商選擇和國際大企業(yè)合作的原因。
2.口感方面
農產品的“非標”問題,就是在購買生鮮時,同樣的商品,這次和上次買的口感不一樣,上次的好像更好吃一些。
每個人對生鮮農產品的口感偏好、心理預期都有所差異。這個問題放到消費者層面,就會被進一步放大。
因為,消費者收到不符合預期的產品,就會產生質疑:是不是平臺故意把次品發(fā)給我了。
3.消費者體驗層面
消費者收到不符合預期的產品,這時候,口味不一致的問題,是很難留住消費者。
“非標”問題更為嚴峻,外形、口感、品質不穩(wěn)定的生鮮產品,就上升到了質量不過關的判定。在這樣的體驗下,消費者會更傾向于線下看得見摸得著的購買方式,影響線上生鮮滲透率。
二、篩選分級困難
1.種植方面
在國外很多國家和地區(qū),種植涉及到農產品的整個生產鏈條,農產品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。
在國外,上市出售的產品,從選種到種植,甚至中間降水、施肥、土壤都要納入管理,從外形到口感都符合標準。但是在中國,這樣的標準化管理很難做到。
主要是因為,我國地大物博,但是人口分散,目標產品種植不統(tǒng)一。
2.篩選方面
篩選方面,以蘋果為例。一個蘋果可以被劃分為五個等級,每一個等級下面,還有很多細分的指標。
比如:蘋果的成熟度,可以從著色度、百力度、口感來衡量。一批蘋果在分級篩選環(huán)節(jié),會經過多條流水線的檢測,不同品級的水果會相應的被機器劃分去不同閘口,每個閘口對應著不同的流通渠道的不同消費人群。
對品質的要求、在價格的敏感度上,篩選很好的統(tǒng)一了他們之間的差異性,所以也給兩個平臺匹配了不同的貨品,這樣可以讓不同品級的貨品,都能有相對應的出口,一批貨品的利用率也可以被最大化,采購成本也能相應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