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售前咨詢
400-075-1863
售后咨詢
400-688-8750

蔬東坡微信公眾號
農產品的流通方式多種多樣,而農產品直接配送模式是一種新型模式,這種新型模式沒有批發(fā)商在中間賺差價,所以讓生產商和消費者的利潤可以達到最大化。目前這種農產品配送模式并不是主流模式,但隨著農產品配送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這種模式一定會在國內盛行。那么,農產品配送模式有哪些?各有什么優(yōu)缺點?
1、 農產品倉儲配送模式
首先商家要先建立一個大型的倉儲配送中心,通過從全國各地的農業(yè)生產基地采購鮮活農產品,統(tǒng)一配送到倉儲中心,再根據消費者的訂單分撥到各處。這樣做的好處是很明顯的,畢竟農產品是從全國各地的基地收購來的,在品種的范圍上一定是非常豐富的,可以滿足國內很多消費者的需求,而倉儲中心只作為一個中間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將收購來的新鮮農產品分配到消費者的手中。缺點是建設大型倉儲配送中心的成本很高,而且后期的儲存費用也比較厲害,儲備農產品一定會用到冷藏技術,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財力,所以價格會高于其他配送模式。
2、農產品基地直銷模式
農產品種植基地將消費者所需購買的農產品直接進行包裝,通過快遞運輸到消費者的手中。這種模式前提是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快遞公司,不少快遞公司打著運輸農產品的旗號,在運輸過程中需要3-4天左右,到貨之后,消費者發(fā)現農產品的品質會變得很差。然而,缺點是由于地域和氣候的差異,農產品的品種可能不是特別豐富,不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。而且,對于一些偏遠地區(qū)的基地,快遞業(yè)不會提供配送服務。
3、社區(qū)點配送模式
這種模式在中小城市比較繁榮,人們在聚集的社區(qū)內建設一個農產品分銷點,僅對周邊社區(qū)負責配送服務。優(yōu)點是在速度上可以做到極致,基本上半天的事件就可以將農產品到達消費者的家中,同時分銷點也可以作為線下業(yè)務,方便一些消費者來實體店采購商品。缺點是社區(qū)必須前期積壓一些農產品,如果銷售的好應該沒有什么問題,但是如果銷售不好的話,很容易造成積壓過剩,導致分銷點的流動資金產生困難。
以上三種模式便是國內比較流行的農產品配送模式,其實農產品直接配送模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,這個配送模式的優(yōu)勢是通過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直接接觸,價格會非常的公道,沒有過分重復的周轉,農產品的新鮮品質會得到十足的保證,符合消費者的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