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售前咨詢
400-075-1863
售后咨詢
400-688-8750

蔬東坡微信公眾號
作為鏈接農業(yè)產地與消費者的“在線菜籃子”,叮咚買菜一直致力于提升生鮮供應鏈的數(shù)字化水平。一方面,叮咚買菜堅持往上游走,在全球設立了350個生鮮直供產地,產地直供供應商超600家。在產地直采的基礎上,叮咚買菜自建的智慧供應鏈系統(tǒng)則負責實時跟蹤食材從田地到餐桌的動態(tài),對食材的物流倉儲、品質控制進行智能化管理,保證豐富多樣的食材能以最新鮮的狀態(tài)送到用戶手中。
除此之外,叮咚買菜一直推崇的前置倉模式也是十分值得大家學習與借鑒。但這不意味著,所以商家都適應前置倉這一模式,不光是前置倉所需成本很大,更是因為前置倉有一些現(xiàn)階段還需解決的難題。
以叮咚買菜為例,前置倉模式有何痛點?
首先是前置倉模式的天然瓶頸,也就是備貨準確率的問題。因為30分鐘送達的前置倉模式,需要提前備貨,因此就需要對覆蓋區(qū)域的用戶需求做出準確預估。
?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一些前置倉模式就經常出現(xiàn)斷貨問題,這對用戶體驗的損害是比較大的。如果有人超過兩次遇到缺貨問題,很可能會立刻降低使用該APP的頻次。
?其次是繁重的運營工作。不同區(qū)域,用戶的喜好、需求必然是有差別的。例如,有的是高檔小區(qū),那么用戶對高端海鮮可能就會有更多需求,普通小區(qū)的這類需求就弱一些。這就要求前置倉企業(yè)的運營能力后續(xù)要跟上。
前置倉模式發(fā)展猜想
雖然叮咚買菜的模式具有創(chuàng)新性,但單獨做前置倉的盈利難題還是比較明顯的。每日優(yōu)鮮成立四年,目前發(fā)展依舊比較穩(wěn)健,因為靠生鮮賺錢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。
相比于單純做生鮮的平臺,綜合性平臺具備先天優(yōu)勢:即可以靠生鮮引流,賺錢則通過其他低頻、高毛利商品獲得,所以綜合性平臺可以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生鮮商品。但純做生鮮的平臺不一樣,因為生鮮高損耗、低毛利的特點,如果整個鏈路的成本控制不好,盈利就很困難。
對生鮮前置倉模式的想象空間,徐新曾表達過她的看法:通過滿足用戶一日三餐的需求,建立起一個高粘性的流量入口,當這個流量入口達到一定規(guī)模后,在此模式之上,就可以搭建更多東西,包括低頻、高毛利的商品。
?也就是說,對于美團、叮咚買菜來說,他們可以不局限于眼前的生鮮生意,更大的想象空間在于,真正搭建起一個用生鮮品帶動的流量入口后,平臺可以疊加更多東西,因為流量就是王道。